
(摘自2006年8月16日《常州日報》)
本報訊 15日,副省長何權率省政府副秘書長朱步樓、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省勞動保障廳廳長陳震寧等專程來常視察調研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亞瑜、副市長居麗琴陪同調研。
何權一行認真觀看了常州技師學院的電子自動化、工民用電專業等學生上課情況,該校有關人員演示了由師生共同組裝的MPS模塊生產系統,自主研發的透明教學電梯等,省領導對此表示由衷稱贊。該院目前首創“特色本科班”,與河海大學等高校合作探索“雙高”人才培養新模式,圍繞制造業及新興動漫產業,開設數控加工、模具制造、動漫專業班等,還與江蘇多棱數控機床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良好“合作伙伴”關系,適應了市場需求。
在常州劉國鈞職教中心,何權一行參觀了劉國鈞紀念館、圖書館、華夏藝術展館、數控加工車間等,該校積極服務市場的辦學理念以及獨特的文化內涵給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該校開設機電、財經、信息、動漫、汽車、物流等六大專業門類,分支專業30余個,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在常州高職園區,何權一行饒有興趣地視察了江蘇工業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環境與設施、設備情況,還參觀了常州高職教育園區現代工業中心數控技術實訓基地,聽取了周亞瑜有關常州高職園區建設與發展的情況介紹。
何權表示,省委、省政府對職業教育發展高度重視,此次調研旨在增進對職業教育的了解。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教育、勞動部門關聯甚密,人才的培養是一盤“棋”。從常州的調研情況看,雙方相互配合,取得了顯著效果。常州高職園區的建設更給人很大的啟示。
何權指出,常州高職園區的規劃領先而到位,體現出大學“城”而非大學“區”的辦學理念。在規劃建設發展過程中,資源共享、集約發展的理念尤其有啟示作用。常州高職園區還善于集聚資源,建設多種平臺,與國內外高校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是良好的開端。常州高職園區的基礎能力達到很高的水平,希望在此基礎上強化產學研結合與科學創新,發揮人才培養優勢,在全國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